第三章(二十八)严厉打击侵犯商业秘密犯罪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或者非法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或获取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对侵犯商业秘密罪进行了专门规定,维护了公平[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七)谨防融资变集资诈骗集资诈骗是指单位或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的行为。集资诈骗罪侵犯的是双重客体,即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他人的财产所有权。多表现为通过虚构投资项目、虚假承诺高额回报、虚报生产经营状况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以骗取资金。【风险提示】1.在参与其他企业进行[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六)远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陷阱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个人或单位违反国家金融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成立要件包括非法性、公开性、利诱性和社会性等四个特性。这“四性”特征共同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标准,这也成为民间融资的刑事法律边界。[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五)强迫交易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一律平等,达成交易以自愿为前提。企业或个人不应强迫或使用优势地位让对方接受服务,如果实施暴力、威胁手段强买强卖商品,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经营活动,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其他资产或者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等行为,情节严重,可被追[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四)噪声排放超标的法律风险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要了解噪声污染指标,掌握相关法律要求。明白噪声到哪种程度会构成污染,持续关注噪声污染防治法后续配套制度措施。我国《噪声污染防治法》修订后于2022年6月5日起施行。《噪声污染防治法》的修订,既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及时[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三)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法律风险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防范环境责任风险。各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物质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污染环境的事故发生,以避免不利法律后果的发生。我国《民法典[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二)维护著作权与打击不正当竞争著作权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著作权侵权是指一切违反著作权法侵害著作权人享有的著作人身权、著作财产权的行为。我国重视对著作权的保护,打击采取侵害他人著作权等方式而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以保护著作[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一)司法保护技术创新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对技术开发、转让、许可、咨询、服务合同进行了专门规定,为解决技术类合同纠纷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技术委托开发合同是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材料及其系统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我国鼓励企业大胆实验,勇于创新。人民法院[阅读全文]
第三章(二十)维护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秩序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和集体商标、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商标的申请、核准、管理、保护等进行了相关规定。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中华人民共和[阅读全文]
第三章(十九)地理标志的合法使用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种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特定地区的宝贵资源和财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对地理标志产品名称和专用标志的使用进行了规范,保证了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和特[阅读全文]
COPYRIGHT © gdzb.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国鼎和诚项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服务咨询热线:400-9011-019 咨询电话:0730-8630078 13707309169 传真:0730-8630006 邮箱:gdzb888@msn.com
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青年中路398号恒泰大厦南栋十三楼